(相關資料圖)
北京市第四中學、北京市東城區史家胡同小學、北京市北海幼兒園與雄安新區管委會簽訂委托辦學協議,標志著河北雄安新區的三所“交鑰匙”學校從建設配套進入開門辦學的新階段。
今天,記者從北京教育部門了解到,2017年8月,京冀兩省市政府簽署《關于共同推進河北雄安新區規劃建設戰略合作協議》,明確北京市以“交鑰匙”方式,支持雄安新區新建幼兒園、小學、完全中學、綜合醫院各1所,截至2023年4月,北京援建的三所“交鑰匙”學校全部竣工交付。按照委托辦學協議,三所簽約學校將承擔后續辦學工作,引入先進辦學理念和教育管理經驗,推動北京優質教育資源向雄安新區延伸布局,輻射引領雄安新區教育質量不斷提升。
史家教育集團黨委書記、總校長洪偉表示,今年9月,史家胡同小學雄安校區將開學納新,派駐優秀管理團隊,暑期和開學后,學校將進行大范圍教師輪訓,通過請雄安的教師到北京跟崗培訓、派業務骨干“上門服務”、“雙師課堂”等信息化手段,與雄安的教師一起關注學生成長,共同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我們還要畫好更大的一個同心圓,針對雄安新區更多的小學,開展共同教研。”洪偉說。
西城區委教育工委副書記、區教委主任蔡冬梅介紹,北京四中和北海幼兒園已經組建了精干的管理團隊和核心教師團隊,將從校園環境的布置到新教師招聘和培訓、教育教學計劃的設計等,全程參與兩所學校在雄安新區的全面建設,為雄安新區教育高質量發展貢獻西城智慧和力量。
北京市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黨中央做出關于設立雄安新區的戰略部署以來,北京教育系統全力支持雄安新區建設發展,主動對接并簽署“十四五”教育發展合作協議,第一時間啟動“建三援四”項目,發揮北京優質教育資源輻射帶動作用,整體提升雄安新區教育水平。除援建三所“交鑰匙”學校外,還推動北京市第八十中學、中關村三小、朝陽區實驗小學和六一幼兒園四所學校開展“組團式”幫扶,為當地居民提供了“家門口的北京名校”。北京金隅科技學校、豐臺區職教中心等職業學校也對接雄安新區三所職教中心開展支持合作。此外,還支持雄安新區干部團隊和骨干教師培訓,助力干部教師能力素質提升。
負責人強調,要積極主動作為,展現首都形象,以最高標準、最有力的舉措建設雄安百姓“家門口的北京名校”;要加強機制保障,全面交流合作,實現優質教育資源的長期可持續供給,不斷提升雄安新區民眾的教育滿意度和獲得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