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聰 封面新聞記者 曾業
“拖了那么久,11786元危舊房拆除補償款終于領到手了,感謝‘陽光問廉’下鄉這個活動。”日前,四川省達州市通川區青寧鎮化馬村王仁亮等6戶村民,依次在“群眾集中反映問題反饋臺賬”上簽下“非常滿意”四個字,其中一位村民豎起大拇指點贊。
(相關資料圖)
2019年8月,青寧鎮為有序推進文旅建設,按照土地雙掛標準組織實施文旅沿線的危舊房拆除工作,這本來是件推動鄉村振興的好事,然而,村上因資料保管不當,政策解讀不到位,王仁亮等6戶村民成了“漏報戶”,遲遲不到的房拆補償款讓王仁亮等6戶村民十分“堵心”。
安云鄉開展的“陽光問廉”節目 任曉彬 攝
“為什么會發生漏報的情況?村上的工作是否還存在著不足呢?”2023年5月,該問題被“陽光問廉”節目下鄉節目曝光,作為被問廉對象,村書記王某被主持人問得漲紅了臉。
“認真聽取群眾意見,迅速落實整改,及時改進工作作風和態度,把危舊房拆除的補助發放到位。”青寧鎮黨委書記蔣貴林在現場當即承諾。節目結束后,青寧鎮紀委責成化馬村收集相關原始資料,嚴格按危舊房拆除相關規定,將王仁亮等6戶納入補助范圍,對村書記進行批評教育。
朝陽街道辦開展的“陽光問廉”節目 王玥 攝
今年以來,通川區紀委監委聚焦“群眾不滿意”,深入推進“陽光問廉”下鄉,建立“群眾集中反映問題”臺賬,細化舉措、明確時限、逐一解決,按時按質向群眾“交賬”,同時堅持“四個面對面”,面對面宣傳政策、面對面接受質詢、面對面收集問題、面對面反饋結果,分層分類化解民憂,著力推動群眾滿意度不斷提升。
在問題整改過程中,通川區紀委監委還依托“室組地”聯動機制,組建督查組定期督導,同時明確要求各鄉鎮紀委嚴格按照“跟蹤+回訪”的監督方式,實時掌握問題解決進度,確保件件有落實、事事有回音。
東城街道辦開展的“陽光問廉”節目 王玥 攝
“鳳西街道五里店社區巨石隱患已排除。”“安云鄉水洞村組建夜間巡邏隊有效防止野豬破壞莊稼。”“東城街道農貿市場周邊環境得到整治。”一件件群眾關心的問題得到解決,群眾滿意的背后,是通川區紀委監委以開展“陽光問廉”下鄉為抓手,錨定糾治群眾不滿意事項和問題,將群眾關心的問題擺上臺面,把干部擺在臺前,促進干部作風真抓真轉真改,擦亮通川紀委名片——“群眾家門口紀檢委”。
截至目前,通川區鄉鎮街道全覆蓋開展“陽光問廉”19期,曝光解決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難點、堵點、痛點問題15個,追責問責3人,收集群眾訴求意見76條,已整改落實40余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