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鄉村振興一線,踏訪青山綠水,感悟發展變化,真實記錄西安市推進鄉村振興的火熱實踐和喜人變化,全面展示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和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壯美畫卷,西安市藍田縣組織舉行“走進和美鄉村”系列新聞發布活動,為加快建設具有西安特色的都市型現代農業強市營造良好輿論氛圍。5月24日,西安市委宣傳部、市政府新聞辦舉辦西安市“走進和美鄉村”系列新聞發布活動藍田縣專場。30多家媒體的記者深入藍田鄉村振興一線,踏訪青山綠水,感受西安市推進鄉村振興的火熱實踐和喜人變化。
董嶺村:創新基層治理 助推鄉村振興
(資料圖)
藍田堅持把黨建引領作為建設和美鄉村的“紅色引擎”,推進基層黨建與鄉村振興深度融合,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建立健全“三級書記”抓和美鄉村建設工作機制,全面落實“四議兩公開”“小微權力”“三務公開”等制度,規范村級組織運行。
藍田縣董嶺村的發展,就是最好的證明,董嶺村毗鄰白鹿原影視城,交通便利,旅游資源豐富。全村共有黨員49名,近年來,村黨支部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將廣大村民對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的期盼作為奮斗目標,堅持支部牽頭引領、黨員示范帶動、群眾積極參與,重點抓好村莊生態環境整治和基礎設施建設工作,通過不懈努力,董嶺村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董嶺村依托區位優勢和生態稟賦,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實現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和群眾增收致富,激發群眾參與積極性,采取政策支持+村集體自籌+招商引資,圍繞田園、民俗元素,科學規劃設計,全方位宣傳推介,實現了民宿經濟良性發展,現年經營收入960萬元,村集體經濟收入210萬元,全村經營性資產由最初的每股1000元增加到每股30萬元,累計為群眾分紅180萬元。
2017年以來,董嶺村先后獲得“全國文明村”“中國美麗休閑鄉村”“國家森林鄉村”“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住建部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第一批精選試點村”等幾十項榮譽稱號,2022年董嶺村成功入選陜西省首批鄉村振興典型案例。
這些成績的取得,董嶺村主要從“抓環境治理的‘牛鼻子’改善人居環境,讓鄉村有顏值;抓改革創新的‘戲芯子’激活沉睡資源,讓鄉村有價值;抓群眾參與的‘命根子’壯大集體經濟、讓鄉村有產值”這三個方面推進鄉村振興。
普化鎮:加速產業帶動 提升發展內核
藍田和美鄉村,在于產業蓬勃之美。堅持以農業產業為基、田園風光為韻、旅游休閑為形,著力打造“農業+休閑”“農業+美食”“農業+康養”“農業+電商”等發展新模式。
近年來,藍田縣普化鎮圍繞鄉村振興20字方針,按照“黨建+鄉村振興+集體經濟”,立足藍田“菜籃子”“果盤子”的目標定位,實施萬畝花椒產業基地、千畝果蔬廊道、百間民宿集群的“萬千百”產業工程,打造產業實、環境美、群眾富的藍田版“富春山居圖”。
萬畝花椒基地,織密產業發展網。打造西李家溝、賀凹花椒基地,擴大種植面積,突出精耕細作,強化精品培育,按照“雙擴雙提”發展思路,持續做大花椒產業。
千畝高端果蔬,塑造果蔬品牌IP。圍繞藍田綠色“菜籃子”“果籃子”的目標定位,緊扣“鄉村振興+產業園區+集體經濟”思路,分三期建設占地450畝,以圣女果為主導產業,輻射帶動周邊5個村集體經濟發展的現代化農業產業園區。
圍繞“美麗鄉村+鄉村旅游+民宿經濟”思路,盤活空心村、老房子等閑置資源,按照按“1311”民宿發展思路,即“建設一家民宿集群、帶周邊三個村聯動發展,打造一條鄉村振興示范溝,形成環山路普化民宿產業示范帶”。目前,已建成五星級民宿水麓藍山、四星級民宿借山·下楊寨,正式運營方若·桃花源、水麓緣居民宿。
下一步,普化鎮將持之以恒發展產業,不斷創新經濟發展模式,培養更多特色農業品牌,多措并舉增加群眾收入,以產業興旺撬動鄉村振興,讓百姓的腰包更鼓、日子更紅火。
“陜菜之鄉”落實穩崗就業 助推民生幸福
藍田和美鄉村,在于民生幸福之美。藍田縣深入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全面落實穩崗就業政策措施,發放創業擔保貸款3583萬元,城鎮新增就業4436人。利用閑置校舍,創辦全省首家三年制烹飪專業中等職業學校藍田廚師學校和全省首家公辦全日制家政學校,通過辦好一所學校,擦亮一個勞務品牌,帶動一個產業發展,富裕一方百姓。
近年來,藍田縣聚焦發展特色職業教育,依托藍田廚師學校現有資源和成功的辦學經驗,于2023年4月創建藍田家政學校,是全國首家開設現代家政服務與管理專業的公辦中等職業學校。
學校建有教學樓、綜合樓、公寓樓等教學和生活設施,新建家務料理室、養老康復室、母嬰護理室、清潔收納室等9個實訓室。特聘家政服務行業骨干專業教師8名,師資力量雄厚。開設9大文化基礎課,5項專業公共課程,6項專業技能課程,8項選修課程,致力培養學生營養烹飪、育兒早教、護理康養、清潔收納、家政管理等五個方面的核心能力。
學校與陜西省家庭服務業協會及多家知名家政企業開展行校合作、校企合作,為專業發展蓄勢賦能。同時協同人社部門,面向農村勞動力開展短期培訓,計劃年培訓家政服務人才3000人次。
學校秉承“讓每個人都有人生出彩機會”的辦學理念,以“讓藍田家政溫潤萬家”為辦學目標,通過辦好一所學校,擦亮一個勞務品牌,帶動一個產業發展,富裕一方群眾,助力鄉村振興,為藍田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職業教育力量。
藍田縣還是著名的“中國廚師之鄉”“陜菜之鄉”。藍田廚師久負盛名、規模龐大。現有6萬余人從事餐飲行業,足跡遍布30多個國家和地區。為進一步發揮藍田廚師資源稟賦,培養更多廚師技能人才,幫助更多群眾增收致富,助力鄉村振興,藍田縣政府成立了藍田廚師學校。
學校位于縣城峣山路中段,建有教學樓、綜合樓、公寓樓、學生餐廳、烹飪教學實訓基地、藍田廚師博物館等設施?,F有學生500名,設10個教學班。教師中烹飪大師4名,雙師型教師26名,高級職稱和市縣級教學能手、骨干教師10名,建有烹飪大師工作室1個。
為培養高素質廚師人才,學校開設了語數外等公共基礎課,烹飪學、營養學等專業理論課,中式烹調、西式烹調、中西式面點等專業技能課。同時還開設地方小吃等選修課程。
學校還面向社會開展短期烹飪技能培訓,培訓的對象有餐飲行業從業人員、城市和農村有培訓需求的各類人員。目的在于充分利用廚師學校的辦學資源,進一步提高他們的技能水平,不斷增強其就業創業能力,幫助他們獲得更好的工作崗位和收入。
學校擦亮藍田廚師品牌,帶動餐飲產業發展,富裕一方群眾,助力鄉村振興”的辦學思路,為群眾就業創業、增收致富、縣域經濟社會發展貢獻職業教育力量。
今天的藍田,一幅幅產業興、百姓富、鄉村美的畫卷正在廣袤田野間徐徐展開,藍田縣同西安市一樣,在鄉村振興發展之路上還擁有著無限可能。
(中國日報社陜西記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