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大閘蟹遲到了?”宿遷市水產技術推廣站副站長陳浩成笑著揭曉了第一個謎底:公歷感覺遲,其實是中秋“跑”得慢。
蟹農展示剛捕獲的“霸王蟹”。新華社發
(資料圖)
“宿遷‘霸王蟹’上市的傳統檔期,向來是跟著農歷中秋節走的。”陳浩成解釋,今年的中秋節在公歷計時上比去年晚了十幾天,因此從公歷計時來看,蟹季來得晚了,但若按農歷算,“霸王蟹”是如期而至的。
雖然從農歷看準時赴約,但不可否認,今年暑期的持續高溫天氣確實讓一些地區大閘蟹的“最后沖刺”多了些挑戰。不過,這反而開啟了一場“精致慢養”的實驗。
剛捕撈上來的陽澄湖大閘蟹。新華社發
“別看來得晚,個個都是‘狠角色’。”蘇州市陽澄湖大閘蟹行業協會新聞發言人姚水生透露,盡管特殊氣候讓陽澄湖大閘蟹大規模成熟期晚了十天左右,但通過加強水草補種、延長增氧時間、精準投喂“營養餐”等方式,今年的陽澄湖大閘蟹長勢良好,個頭和產量都比去年更勝一籌。
“雖然大批量上市稍晚,但產量比去年更高,預計我的10畝圍網養殖塘產量可達3000斤左右,四兩公蟹、三兩母蟹上規格的比例超六成。”蘇州蟹農徐皓對今年的收成信心滿滿。
打上防偽標識的陽澄湖大閘蟹。新華社發
專家指出,中秋節前后,正是大閘蟹完成最后一次蛻殼(第五殼)、瘋狂“貼秋膘”的育肥期。生長周期稍微拉長,反而給了它們更充足的時間積累風味物質。簡單說,就是醞釀更久,膏更滿,黃更肥,肉質更緊實。“時候不到,絕不讓它們‘提前畢業。’”陳浩成說。
“老饕”們最關心的這份“秋日限定”何時能簽收?據悉,蘇州陽澄湖產區自9月26日開捕后,10月中下旬迎來大批量上市,接下來兩個月都是黃金品蟹期。陳浩成提示,宿遷“霸王蟹”也已上市,本月底將迎來風味巔峰期。
蟹農呼吁廣大網友再給肥蟹們一點時間,它們的“遲到”并非爽約,而是為了在金秋收獲季,與大家來一場更肥美的“蟹”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