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加碼、市場廣闊,但智能制造落地并非一路平坦。協議不統一、網絡安全風險、接口多樣化……這些“攔路虎”讓不少企業犯難。三旺通信推出的EtherCAT+IO-Link集成控制解決方案,用硬實時通信與智能互聯,幫助制造企業跑出智造“加速度”。
【資料圖】
從政策到車間:智能制造正當時
這幾年,“智能制造”幾乎成了制造業的關鍵詞。從《中國制造2025》到《“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規劃》,再到工信部聯合8部門提出“到2027年建成200家卓越級智能工廠”,政策信號不斷釋放。與此同時,工業互聯網平臺在重點產業集群覆蓋率也將超過85%。
對制造企業來說,這是一次必須把握的轉型窗口期。
可落地有“三難”,現實中,企業在推進智能化工廠時,往往要面對:
協議不統一:設備太多、協議太雜,數據采集寸步難行;
安全風險上升:OT與IT的深度融合,讓網絡暴露面更大;
接口日益多樣:有線+無線混搭,運維難度倍增。
這三道“必答題”如果不解決,智能制造的藍圖就難以落地。
EtherCAT+IO-Link“組合拳”
針對上述挑戰,三旺通信推出了基于EtherCAT實時工業總線 + IO-Link智能設備協議的整體解決方案。
方案核心邏輯:
快速互聯:EtherCAT耦合器+雙IO-Link主站模塊,設備級聯動,通信周期可達≤100μs硬實時;
智能控制:PLC作為控制中樞,借助IO-Link對傳感器、執行器進行監控、控制和數據采集;
數據賦能:通過采集到的一手數據,進行深度處理與優化。
一句話,這不僅是一套“連得快、控得準、管得細”的方案,更是企業邁向智能制造的一條“快車道”。
價值亮點:把握制造升級四大關鍵詞
雙向互聯:IO-Link打通了設備與系統的“最后一米”,既能傳輸數據,也能配置參數;
精準診斷:實時監測設備狀態,出問題第一時間識別和定位,減少停機損失;
智能決策:PLC分析處理數據,幫助生產線實現動態優化;
效率提升:生產效率提升的同時,運維也更簡單、更可控。
配套產品:夯實方案落地的關鍵支點
圍繞EtherCAT+IO-Link“組合拳”,三旺通信同步推出了配套產品——從PLC到I/O模塊,從網關到智能接口,形成了完整的鏈路支撐,讓智能制造的每一個細節都可控、可見、可優化。
智能制造已從“概念”走向“落地”,而落地的關鍵就在于找到能解決痛點的方案。三旺通信EtherCAT+IO-Link集成控制解決方案,正在幫助更多企業跨越技術鴻溝,加速駛入高效、安全、智能的智造新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