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A股四季度行情啟幕之際,海外機構的調研足跡正勾勒出清晰的布局路線圖。
據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10月以來,164家海外機構合計調研15家上市公司,電力設備和電子等科技領域成為調研重心。
分行業來看,海外機構主要青睞電力設備、電子、機械設備三大行業,調研公司數量分別5家、3家和3家;計算機、醫藥生物行業隨后,均有2家上市公司獲海外機構調研。
從獲海外機構調研的家數來看,邁瑞醫療(300760)、容百科技和廣立微名列前茅,分別有124家、8家和7家。
邁瑞醫療在機構調研活動中透露,“啟元”作為公司“設備+IT+AI”數智醫療生態系統中的“AI智能體”,已經完成了醫療人工智能認知能力的重大突破。公司于2024年12月上市的啟元重癥醫學大模型是其在ICU科室邁出具有標志性意義的第一步,繼啟元重癥醫學大模型后,公司再次推出啟元圍術期醫學大模型,在完善急危重癥救治鏈布局的道路上“又下一城”。
容百科技在機構調研活動中表示,公司在韓國和波蘭已布局三元正極材料產能,韓國建有6000噸/年前驅體產線。出口管制針對能量密度300Wh/kg以上的電芯,主要涉及超高鎳、半固態和固態電池,公司現有三元及磷酸鐵鋰電池產品不受影響。公司當前供應的電池產品均不涉及受限電池類型,產業鏈運行正常。韓國工廠按客戶需求建設,現處于產能爬坡階段。磷酸鐵鋰將采用新技術進入市場,適用于動力電池和高端儲能;富鋰錳基技術行業領先,公司將最快實現產業化。
從行情上來看,海外機構調研股今年以來表現較好,平均漲幅為70.12%,14股實現上漲,震裕科技、熱景生物和騰景科技漲幅居前,分別上漲243.48%、186.74%和137.95%。
震裕科技屬于電力設備行業,具有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和人形機器人等熱門概念。在機器人硬件領域產品進展方面,公司在機構調研活動中表示,在組件產品產業化的基礎上,不斷迭代系統集成,通過加工工藝的不斷改進,加速反向式行星滾柱絲杠—線性執行器模組—高度集成仿生臂的迭代;考慮到為客戶整機減重、減小發熱量已迭代至第三代產品,相比上一代產品減重22.5%,執行器裝機工況表面溫度降低13%,已具備規模化量產能力;模組體積較前代縮小30%以上;下一代高度集成化模組正在開發,預計下半年推向市場。
海外機構調研股亦備受融資資金青睞,截至10月15日,11股10月以來獲融資凈買入,邁瑞醫療、震裕科技和帝科股份凈買入金額居前,分別為5.89億元、1.25億元、0.52億元。融資凈買入居前的還有容百科技和四方達,凈買入金額均超過2000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