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元制君主立憲制 二元制君主立憲制,簡稱二元君主制,是資產階級與封建統治者妥協的產物。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2、 其主要特征是:世襲君主為國家元首,擁有實權,由君主任命內閣成員,政府對君主負責,議會行使立法權但君主有否決權。
3、1871年~1918年的德意志帝國和1889年~1945年的日本是二元君主制的典型國家。
4、現在,約旦、沙特阿拉伯、摩洛哥等少數國家仍保留這種制度。
5、 在這種政體形式下,國家雖然也制定了憲法,設立了議會,但君主仍然保持封建專制時代的權威,集立法、行政、司法和軍事大權于一身,是權力中心和最高的實際統治者。
6、憲法往往是欽定的,是君主意志的反映;議會是君主的咨詢機構,立法權是形式的,君主不僅擁有否決議會立法的權力,而且還通過任命或指定議員控制議會;內閣是君主行使行政權的機構,首相由君主任命。
7、二元君主制產生于資本主義發展較晚、封建地主階級長期擁有巨大勢力的國家,是資產階級與地主階級聯合專政的一種統治形式,較議會制君主制帶有更多的封建專制君主制的色彩。
8、 君主立憲制亦稱“有限君主制”,是資本主義國家君主權力受憲法限制的政權組織形式,是資產階級同封建勢力妥協的產物。
9、有二元制和議會制兩種。
10、二元制的君主立憲制,是君主和議會分掌政權,君主任命內閣,內閣對君主負責,君主直接掌握行政權,而議會則行使立法權,但君主有否決權。
11、如1871—1918年的德意志帝國和明治維新后一段時間的日本。
12、在現代,二元制的君主立憲制只有個別國家實行。
本文分享完畢,希望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