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召開,會前公布了一組數據:截至2022年底,甘孜全州民營經濟經營主體為7.9萬戶,呈現較大增幅。其中,民營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9戶,民營限額以上企業(含個體戶)305戶,民營高新技術企業6戶,民營科技型中小企業25戶。
數據折射甘孜州民營經濟發展現狀。從增幅看,甘孜州民營經濟正處于“成長期”,但從“規上”“限上”以及“高新產業”所占比重來看,甘孜州民營經濟經營總體還處于“散小弱差”的狀態。
(資料圖片)
剖析原因,人力資源、科技、資本等要素缺乏,民營企業發展空間不足等,是擺在眼前的現實問題。在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上,甘孜州委、州政府出臺了《甘孜州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十條措施》,著力破題民營經濟“成長的煩惱”。
尋找最優解 立足現代化,發展特色產業
“2022年末,民營經濟經營主體多數為個體工商戶,規模以上民營企業僅29戶。”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上,甘孜州委主要領導人道出甘孜州民營經濟經營主體的發展現狀。
如何培育好經營主體?立足實際,發展優勢產業是最優解。
2020年,德格宗薩藏醫藥有限公司通過國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申報認定,成為甘孜州中藏醫藥產業唯一一家“規上”企業。談到公司的成長與發展,該公司董事長降擁彭措認為,“特色資源”和“現代化”是關鍵詞。
“我們引進了德國干洗式洗藥機、全自動高效液相色譜檢測儀、超微粉碎機等國際先進的制藥設備和檢驗設備,進行藏藥制劑生產、檢測。”降擁彭措說,該藏醫藥公司所屬的宗薩藏醫院已實現年產藏藥制劑150噸、中藥飲片100噸,年產值超2000萬元,“目前已成為全省生產規模最大的中藏藥業。”
以現代化為助力,優勢資源正轉化為發展動能。2023年,甘孜州預計中藏藥材種植面積達10萬畝,中藏醫藥產業總產值有望首次突破20億元。
生產設備的現代化帶來了“量”的增長,經營管理的現代化則帶來了“質”的提升。
幾年前,尹朝立作為“職業經理人”被引進到康巴情人食品有限公司擔任副總經理。幾年下來,該公司在人事、財務、審批制度等方面不斷完善,發展步伐也不斷加快,“今年已被認定為第九批州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尹朝立說。
政策措施的引導也不可或缺。近年來,針對民營經濟經營主體總量少、規模小、競爭力弱的問題,甘孜州推出多項舉措,致力于對經營主體的培養。
2022年,甘孜州組織開展“全州民營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培訓,引導推動68戶甘孜州民營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此次出臺的《甘孜州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十條措施》,則導向鮮明地拿出“真金白銀”,對經營主體的發展給予激勵:對引進符合甘孜州產業發展規劃,且當年固定資產投資額超過2000萬元的農牧類或中藏醫藥類項目、固定資產投資額超過5000萬元的文旅類或商貿物流類項目、固定資產投資額超過1億元的先進制造業項目,給予其在州企業10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
打造新動能 力促民營經濟發展壯大
在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上,甘孜州還公布了民營經濟“30強名單”,其中建筑工程類企業超三分之一。
近年來,甘孜州在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等方面下功夫,奮力推動全州城鄉建設高質量發展,民營經濟與城市建設實現“同頻共振”。去年,《甘孜州支持建筑業企業發展八條措施》出臺;今年甘孜州更是定下了全年完成建筑業產值45億元以上的目標。
“以城興產”,為甘孜州產業成長提供了一條路徑,而“以產促城”則為甘孜州產業發展勾勒出未來藍圖。立足川西北生態示范區定位,甘孜州提出做好文化旅游、特色農牧、清潔能源“三篇文章”,這為全州民營企業綠色發展提供了方向指引。
州第十二次黨代會報告提出,要積極培育創新驅動、品牌引領、全域開放、數字賦能“四大動能”。這也是推動民營企業不斷發展壯大的重要抓手。
在創新驅動方面,《甘孜州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十條措施》提出,支持民營企業數字化創業創新活動,對首次創建的科技企業孵化器,最高將給予一次性獎勵100萬元。
在品牌引領上,此前甘孜州就提出以“品種品質品牌”為核心,打造“有機之州”。目前,甘孜已成功打造“亞克甘孜”“圣潔甘孜”等區域公共品牌。
在全域開放方面,甘孜州已多次開展了浙商、川商、西藏商會甘孜行等活動。
數字賦能方面,此次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上有“大動作”——甘孜州政府與京東集團簽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在農業主產區,建設“圣潔甘孜·京東農場”,推動甘孜州實現農牧產業數智化、標準化、電商化、品牌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