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金融虎網 金輝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金融虎訊 8月11日消息,昨日,捷信消費金融有限公司在銀登中心發布關于2023年第2期個人消費信用不良貸款轉讓項目不良貸款轉讓公告。公告顯示,該期不良貸款資產包涉及未償本金157.6億元,未償本息總額169.76億元,涉及借款人數1263983戶。該筆資產將于2023年8月24日上午10時在銀登中心網站進行公開競價,起拍價為7.38億元,為本金的0.47折,未償本息總額的0.43折。
今年4月6日,捷信消費金融發布關于2023年第1期個人消費信用不良貸款(廣東包)轉讓項目轉讓公告顯示,該期資產包涉及未償本息總額2764.48萬元,涉及借款人數1388戶,起拍價為178.9萬元,為本息總額的0.64折。
在意向受讓方成為受讓方時的特別承諾中提到,受讓方將建立個人貸款的相應催收制度、投訴處理制度,配備相應機構和人才隊伍。在實現債權的過程中應當采取合法的催收方式。受讓方不得通過暴力、威脅、恐嚇債務人或對轉讓方聲譽造成不利影響的其他形式對債權進行催收。如受讓方違反本條約定的,受讓方應當及時解決問題并賠償給轉讓方造成的全部損失(包括聲譽損失)。
受讓方實現債權的過程中,因受讓方違法違規催收而引起債務人與轉讓方及其關聯方的任何糾紛的,受讓方應及時出面處理并承擔全部費用。如果轉讓方或其關聯方因此而遭受任何損失的,受讓方應予賠償。受讓方委托第三方催收機構的,不得委托有暴力催收行為、涉黑犯罪等違法行為記錄的機構開展清收工作,第三方催收機構的行為視同受讓方自己的行為。
以超低折扣出售不良資產的背后,或許顯露出了捷信消費金融當前所面臨的經營困境。今年6月,據媒體報道,捷信消費金融全資持股的外資股東欲尋求股權出售,正在與一家互聯網巨頭洽談,買方疑為字節跳動。不過,抖音集團相關負責人則回應表示,該傳言不實。捷信消金對此表示不予置評,但承認一直在尋找買家。
近兩年來,捷信消金已未在國內公布其財報和資產數據,也是國內30家已開業持牌消費金融公司中,唯一一家不再單獨披露經營業績的公司。捷信消費金融上一次披露業績是2020年。2020年,捷信消費金融實現營業收入112.06億元,同比大降34.23%,凈利潤降至1.36億元,同比劇降88.07%,呈斷崖式下滑。同時資產質量下行,逾期貸款占比21.87%,不良貸款率2.80%。貸款方面,2020年末捷信消金發放貸款576.32億元,大幅下滑37.26%。
不過,據金融虎網了解,通過其母公司捷信集團(Home Credit N.V.)母公司PPF公布的財報數據,亦可窺探出捷信消費金融在華的經營景象。捷信集團在中國消費金融業務的運營主體主要包括捷信消費金融有限公司、深圳捷信信馳咨詢有限公司、深圳捷信一號咨詢有限公司、廣東捷信二號信息咨詢有限公司等子公司。
據PPF集團2022年財報顯示,2022年,捷信集團專注于執行戰略,在除中國以外的所有國家都實現了盈利。除獨聯體和中國外,總資產仍在持續增長。2022年,捷信中國消費貸款業務的總營收為3.86億歐元(約30.45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66%;利息凈收入總額為1.9億歐元(約14.99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了73%。2021年,捷信中國消費貸款業務的總營收為11.48億歐元(約90.56億元人民幣),利息凈收入總額為7.06億歐元(約55.7億元人民幣)。
此前,PPF集團在2022年半年報中曾披露,2022年上半年,捷信集團消費貸款業務來自中國區的總營收為2.44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8.04億元),利息凈收入總額為1.29億歐元(約合人民幣9.54億元)。由此可以算出,2022年下半年,捷信消費信貸業務在中國的營收為1.42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1.2億元),環比下降42%;利息凈收入總額為0.61億歐元(約合人民幣4.8億元),環比下降52.7%。
7月20日,捷信消費金融官網在“ESG戰略再進階”一文中提到,作為首批持牌消費金融機構之一的捷信消費金融有限公司近幾年持續倡導并以實際行動踐行ESG理念,取得了不俗的成績。2022年,捷信集團作為消費金融機構標桿,持續推進負責任的金融服務,并在多個場景數字賦能,以可持續的方式向客戶與社區提供服務所取得的顯著進展。2022年,公司通過積極落實相關法律法規,全面完善機制建設,加強貫徹執行,堅持“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使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又向前邁進了一步。通過自上而下的傳播,消費者權益保護理念已經深深植根于公司的運營DNA中。
捷信消費金融還表示,自2020年初啟動以數字化和以客戶為中心的“2023 戰略”以來,捷信大力推進線上化、數字化進程,全方位提高企業數字化服務能力,開展以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為特征的數字化轉型,利用數字化的手段破解風控難題,致力于為消費者提供負責任、有溫度的金融服務。通過數字化轉型,捷信實現了降本增效、大幅提升了客戶體驗。首先,客戶在合作商戶處享受消費金融產品和服務的全過程都采用了數字化技術;其次,拓展了多產品的組合,包括循環貸款產品和支持電商消費場景的消費貸款產品等;第三,是運營效率大大提升,為客戶提供全天候服務,也為業務運營提供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