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環球網報道 記者 張曉雅】“世界銀行新任行長承諾避免卷入美中競爭。”彭博社當地時間6月14日以此為題報道稱,由拜登政府提名、任期五年并于本月早些時候接管世行行長一職的阿賈伊?班加(中文名:彭安杰)在接受采訪時稱,他不認為中國是世行的所謂競爭對手,并承諾避免卷入華盛頓與北京之間的競爭。
報道說,班加在受訪時表示,由于氣候變化和發展問題過于緊迫,他無需擔心如何應對世界兩大經濟體之間的緊張關系。
“我們要怎么解決這些問題?”班加說,“我會盡我最大的努力解決,但我不會與這些競爭糾纏在一起。我就是不會?!?/p>
報道說,班加還表示,世行應探索為私營部門承擔更多風險的方式,此舉旨在為加大抗擊貧困和氣候變化的投資掃清障礙。班加說,他將在任期內盡其所能解決發展中國家面臨的挑戰。
“我不把中國視為競爭對手,”他說,“你需要讓每一方都參與進來?!?/p>
彭博社說,班加的言論與美國國會和白宮的論調背道而馳。美國會議員和白宮高級官員將中國描述為美國“最重要的戰略競爭對手”,他們還發起了一場全球運動,勸阻其他國家不要與中國合作開發和基礎設施項目,敦促這些國家與美國及其盟友合作。
“他的觀點也與美國財長耶倫的觀點相矛盾?!迸聿┥邕€提到耶倫13日在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聽證會上做出的涉華表態。當時耶倫提出,像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以及世界銀行這樣的國際組織,所反映的是美國的價值觀,它們發揮的重要作用可以制衡“來自于中國以及其他國家不可持續的貸款”,并且認為中國沒有資格得到世界銀行的貸款。
在14日舉行的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回應有關耶倫的提問時表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是多邊金融機構,是反映國際關系民主化的平臺,在充分反映各成員國利益的基礎上推動國際合作。它們不是“美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也不是“美國世界銀行”。中國始終遵循國際規則,基于公開透明原則,同發展中國家開展投融資合作,不附加任何政治條件,不尋求任何政治私利,中國一直幫助發展中國家緩解債務負擔,在二十國集團還債倡議當中所做的貢獻最大。
汪文斌表示,“我還想告訴大家的是,世界銀行統計的數據顯示,在發展中國家的主權債務當中,多邊金融機構和商業債權人占比超過八成,這是發展中國家債務壓力的最大來源。去年以來,美國以前所未有的幅度加息,使有關國家債務問題雪上加霜,導致全球金融市場震蕩加劇。美國應當拿出實際行動,幫助發展中國家推動多邊金融機構積極參與債務處理問題,而不是把地緣對抗那一套引入多邊金融機構。”
世行總部設在華盛頓,美國是世行最大股東國。長期以來,世行行長一直由美國人擔任。隨著新興市場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在全球經濟中的影響力日益上升,不少學者認為世行應當打破美國人把持行長職務的慣例,更多考慮發展中國家的利益和關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