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夏季來臨后,許多昆蟲變得活躍起來,如蚊子、飛蛾等。此類昆蟲飛到我們身上,有些小伙伴的本能反應,會選擇立即拍打它們。但是有一種昆蟲千萬不能拍!它的體內有強酸性毒液,沾到皮膚上可引起劇烈灼痛,造成皮膚起泡及潰爛。它就是有著“飛行的硫酸”之稱的隱翅蟲。
每年6月至9月,是隱翅蟲活躍的時期,天氣越熱,活動越頻繁。近期,多地醫院的皮膚科都接診了不少隱翅蟲皮炎患者。“我的臉被隱翅蟲毀容了!” 最近,這個話題登上了微博熱搜,不少網友甚至曬出同款傷疤。
隱翅蟲是甲蟲的一種,又被稱為“青腰蟲”,長得有點像螞蟻,體長一般不超過1厘米,乍看像沒有翅膀,故名“隱翅蟲”。隱翅蟲的毒液屬于強酸,因此它也被網友戲稱為“飛行的硫酸”。由隱翅蟲引起的急性水腫性皮膚病,在南方夏季炎熱地區發病率很高。
南寧市第二人民醫院皮膚科副主任楊猛表示,隱翅蟲皮炎患者往往會有水腫性的紅斑,紅斑上面會有些小水泡或是膿皰,同時會伴有劇烈刺痛感,部分人可能會有一些瘙癢感。部分人可能會留下一些色素沉著,極個別人還會有留下疤痕的一些風險。
其實,隱翅蟲是不咬人的,只是因為它爬到人的皮膚上,常常被大家不自覺地打死或壓死,這時會造成毒液大量濺出,對人的皮膚具有很大的腐蝕性。
醫生表示,碰到隱翅蟲,大家可以輕輕地把它驅趕走,但不要直接在身體上進行拍打。醫生提醒,如果不慎接觸到隱翅蟲的毒液,可立即用肥皂水進行沖洗。沖洗過后, 如果癥狀仍比較明顯,建議去正規醫院治療。
來源:光明網、央視頻、廣西臺新聞中心
編輯:張余蓉
責編:徐悅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