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近日,有報道稱特斯拉上海工廠開始對電池組裝相關的員工進行裁員。據內部員工透露,這次裁員主要涉及電池組裝一期的員工,超過50%的員工將被裁。其中大部分員工將通過協商賠償方式離職,少部分人則有機會轉崗。此外,電池組裝一期的設備也將被拆除或轉移。
據了解,特斯拉此次給到的裁員補償一般為N+3,也有表示為N+2或者N+1+1。具體來說,裁員補償的計算方式為工作年限的月份數加上1倍月薪,再加1萬元。根據內部員工透露的數字,特斯拉上海電池工人的底薪并不高,扣完稅后底薪到手只有四千多元。如果將全勤補助和加班費全部算上,每個月到手約為七千多元。此外,根據季度獎勵和年終獎的情況,表現好的員工可能會獲得16個月的薪水,通常為14個月。
對于這次裁員,特斯拉上海工廠的員工可能一次性獲得2-4萬元的補償。然而,裁員補償的標準是否合理,引發了廣泛的關注和討論。有人認為,特斯拉給予的裁員補償相對較低,無法滿足員工的期望。而特斯拉則表示,裁員補償標準是根據公司的政策和市場情況來確定的。
特斯拉上海工廠的裁員事件也引發了對于特斯拉公司的關注。根據天眼查App顯示,特斯拉是一家全球知名的電動汽車制造商,總部位于美國。公司成立于2003年,由埃隆馬斯克創立。特斯拉的主要產品包括電動汽車、太陽能產品和能源存儲產品。截至目前,特斯拉已在全球范圍內建立了多個工廠,其中包括上海工廠。
特斯拉上海工廠的裁員事件也反映出了電動汽車行業的競爭激烈程度。根據天眼查App顯示,截至2021年底,中國電動汽車制造業的市場規模已經超過了1.5萬億元。隨著政府對于新能源汽車的支持力度不斷增加,電動汽車市場的競爭將進一步加劇。在這樣的背景下,特斯拉上海工廠的裁員事件或許只是電動汽車行業中的一個縮影。
總之,特斯拉上海工廠對電池組裝相關員工的裁員引發了廣泛的關注。裁員補償標準成為了熱議的焦點,特斯拉的決策也受到了質疑。然而,電動汽車行業的競爭激烈程度不容忽視,特斯拉上海工廠的裁員事件或許只是行業中的一個縮影。
(數據支持:天眼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