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國醫圣手,妙手回春”“妙手仁心,醫德雙馨”……在白云鄂博礦區蒙醫中醫醫院副院長斯慶巴特爾的診室內,一面面承載著感激之情的錦旗格外醒目。在當地各族群眾心中,斯慶巴特爾是值得稱贊的最美醫生。
1990年,年輕的斯慶巴特爾來到白云鄂博礦區蒙醫中醫醫院工作,成為一名蒙醫。那時,斯慶巴特爾所在的科室剛成立不久,算上他一共只有兩名醫生,再加上醫院的設備相對落后,他在開展醫療研究時遇到了不少困難。不過斯慶巴特爾并未被這些困難所影響,他在堅持繼承和發揚蒙醫獨有的醫學療法的基礎上,不斷總結、實踐,積極開展了適用于一些常見病、慢性病的民族醫學診療手段,并積極跟進先進的醫療儀器設備,為白云礦區民族醫藥的弘揚和發展作出了貢獻。
斯慶巴特爾在給患者把脈。圖由受訪者提供
“白云礦區天氣較冷,這里患有頸椎病、腰椎病和關節病的患者比較多,我們用蒙醫當中的拔罐、針灸等診療手段對這一類常見病和慢性病開展了治療,療效很好。”作為白云礦區的一名民族醫藥工作者,斯慶巴特爾理解患者疾苦,通過學習不斷精進醫術,為當地各族群眾治療疾病,守護健康,也贏得了他們的信任。
幾年前,一名腦梗患者找到斯慶巴特爾做康復治療,這名患者家里本就困難,患上腦梗無法行動,更是雪上加霜,他的境遇牽動著斯慶巴特爾的心。值得慶幸的是,經過一周的治療,患者就能下床行走了。據斯慶巴特爾回憶,那位患者康復后不久就給他送來了錦旗,在接下錦旗那一刻,斯慶巴特爾的眼眶濕潤了,“他的條件比較困難,還給我送了錦旗,當時就覺著我沒有辜負自己所學的專業,也更加堅定了我治病救人的決心。”
“每一個患者病情不一樣,針灸的穴位也不同,治療效果也不一樣,需要不斷學習、不斷積累。”行醫三十余載,斯慶巴特爾從未停止前進的步伐,他每晚都會總結白天的醫案,記錄自己的心得,并將每一次的行醫經驗都記下來,以便在下次遇到相同病癥時能夠拿出更有效的治療手段。現在,為了跟緊醫學迅速發展的步伐,他熱衷于通過互聯網等新媒體手段學習新的醫療技術和診療方法,只為更好地守護當地各族群眾的健康。
在斯慶巴特爾的影響下,醫院里一些年輕人也感受到了蒙醫的魅力,他們跟著斯慶巴特爾學習蒙醫,斯慶巴特爾也將自己總結的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他們。
白云鄂博礦區蒙醫中醫醫院是一個多民族的大家庭,作為醫院的副院長,斯慶巴特爾不斷學習和宣傳黨的民族理論和民族政策,既促進了民族團結進步,又凝聚了職工團結奮斗的精神。斯慶巴特爾所在單位于2019年被授予“白云鄂博礦區第十三次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的榮譽稱號,他也獲得了“全區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稱號。
身在基層、無限樸實、團結群眾、堅定信念,斯慶巴特爾在祖國的邊疆揮灑著辛勞的汗水,時刻在為白云鄂博礦區及周邊地區的民族醫藥衛生事業奉獻自己最大的力量,他因此獲得“包頭市名蒙醫”“包頭市勞動模范”“包頭市道德模范”“全區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等眾多榮譽。
(記者:梁晶晶;見習記者:崔妍;編輯:吳存德;校對:王振偉;審核:王雪仙)